2018-09-12 14:26:55
最容易泛起渗水的施工缝要经过凿毛、清洗、涂刷、装置止水条等四道工序包管施工质量 (记者李永刚 摄)
超长、超大地铁站如何避免渗漏水?5日,记者来到武汉地铁在建蔡甸线知音站探访,该站长度抵达普通趁魅站的2倍,防水面积呈几何级数倍增,但建设者们严抠9类防水薄弱位置的施工细节,将水挡在了趁魅站外,成为武汉地铁在建工程的一个标杆。
知音站位于汉阳大道与知音湖大道处,趁魅站全长478.5米,为普通趁魅站的2倍,是蔡甸线最长趁魅站,也是该线特色趁魅站。该站业主代表王家浩介绍,与普通趁魅站相比,趁魅站防水面积抵达了创纪录的6万平米左右,“面积越大,泛起渗漏点的可能性在理论上更高。知音站东部是周边阵势的最低处,地下水搜集,我们仅降水就降了3个月。再加上该站周边地下不易透水的黏土多,客观上会把水往相对薄弱的趁魅站偏向挤压”。
这座恰似建在“水袋子”里的趁魅站将防水视作天大的事,因此建设者们对趁魅站施工缝、变形缝、后浇带、穿墙管、预埋件、预留通道接口、坑池、砼裂缝和结构砼等9类“隐藏工程”处接纳了针对性的步伐,对水严防死守。
记者在知音站地下一层视察发明,趁魅站侧面墙体与地下一层地面是分两次浇筑的,能够通过肉眼看出两部分混凝土颜色有区别。万象城体育上海局蔡甸线知音站项目经理王春华介绍,这类位置最容易爆发地下水渗漏,“知音站建设体量巨大,仅这类施工接缝累计长度就有约3.5公里长”。
施工中,工人师傅们接纳四种工艺密实漏洞并盖住地下水:首先是将相接处混凝土凿毛,再使用清水冲洗,后涂上一种特殊的黏合剂,最后装置好止水条。在趁魅站主体结构与收支口这个更容易渗水的部位,建设者们在接纳以上步伐防水外,还使用注浆管注浆填缝,并在上述部位装置接水盒,将收集起来的水通过趁魅站地下的排水泵排出。
正在建设的蔡甸线东起黄金口,西至蔡甸柏林,未来通车后可与4号线领悟运营。蔡甸线全长16.068公里,设站9座,其中地下站7座。
(记者张晟 通讯员袁永华 李颖)